栏目导航
东北虎进村伤人 如何妥善化解冲突
11月18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长太村,一只体型如小牛犊大小的野生东北虎闯入村庄,咬伤一名65岁村民。这是勃利县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东北虎种群数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也在增多,如何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慢慢的变成了亟须解决的课题。
东北虎是亚洲食物链顶端的标志性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栖息地修复和捕猎活动的严格管控,东北虎的生存状况显著改善。例如,2020年,在鹤岗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监控中,首次清晰拍到东北虎影像,展示了其种群恢复的希望。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到一段罕见的野生东北虎追逐梅花鹿的画面,标志着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作为ECO中的“伞护种”,在东北虎豹的伞护下,棕熊、马鹿、梅花鹿、紫貂、原麝、中华秋沙鸭、金雕等野生动物,人参、松茸、东北红豆杉等野生植物种群均有恢复性增长。
然而,以东北虎为代表的大型猫科动物的活动空间较大,雄性东北虎甚至需要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栖息地。东北虎进村问题的出现,就与其扩张活动范围及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的交叠有关。其实,不光是东北虎,近年来,从闯进小区翻垃圾的貉,到为了“搬家”走进县城街头的象群,这些新闻的“动物主角”背后,都指向了一个生态保护中面对的重要课题——冲突。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报告说明,冲突慢慢的变成了威胁世界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长期生存的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份题为《人人共享的未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必要性》的报告强调,在全世界内,冲突所引发的相关杀戮影响了世界上75%以上的野生猫科动物,之前华北豹与村民发生冲突,以及本次的老虎伤人,都是典型案例。
为了维持东北虎种群的健康和稳定,有关部门要为它们提供足够广阔的栖息地,以满足它们的生活和繁殖需求。但是,正如前述报告所指出的,冲突问题既涉及物种保护,也关乎发展和人道主义。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农民、牧民、渔民、手工业者等,都属于相对容易受一定的影响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冲突的解决之道,既不能倒退回与野生动物针锋相对的老路,也不可以忽视那些与野生动物存在交集的人群的切身利益。为此,作者觉得可从以下4个方面做系统性治理:
一是政策保障。合理划定保护区及缓冲区,明确人与动物活动的边界。制定应急机制,快速应对“虎进村”等突发事件,为受害者提供赔偿与救治。二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利用无人机、红外摄像头等实时监控东北虎行踪,并建立预警平台,向村民发布安全提示。安装防护设施,如电网围栏,或开发非致命性驱赶设备,减少动物进村的机会。其三,生态管理必须得到加强和重视。要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扩展东北虎的活动范围,避免与人类区域的接触。增强猎物种群保护,确保东北虎食物来源充足,减少它们靠近村庄觅食的风险。最后,一定要做到社区参与,积极开展村民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对野生动物的方法。推动社区参与生态保护,让村民在巡护和生态旅游中获得收益,实现共生共赢。
当下,我国东北虎保护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虎进村”事件警示我们,保护珍稀动物的同时,必须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政策、技术、生态和社区多方协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11月18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长太村,一只体型如小牛犊大小的野生东北虎闯入村庄,咬伤一名65岁村民。这是勃利县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东北虎种群数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也在增多,如何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慢慢的变成了亟须解决的课题。
东北虎是亚洲食物链顶端的标志性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栖息地修复和捕猎活动的严格管控,东北虎的生存状况显著改善。例如,2020年,在鹤岗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监控中,首次清晰拍到东北虎影像,展示了其种群恢复的希望。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到一段罕见的野生东北虎追逐梅花鹿的画面,标志着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作为ECO中的“伞护种”,在东北虎豹的伞护下,棕熊、马鹿、梅花鹿、紫貂、原麝、中华秋沙鸭、金雕等野生动物,人参、松茸、东北红豆杉等野生植物种群均有恢复性增长。
然而,以东北虎为代表的大型猫科动物的活动空间较大,雄性东北虎甚至需要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栖息地。东北虎进村问题的出现,就与其扩张活动范围及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的交叠有关。其实,不光是东北虎,近年来,从闯进小区翻垃圾的貉,到为了“搬家”走进县城街头的象群,这些新闻的“动物主角”背后,都指向了一个生态保护中面对的重要课题——冲突。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报告说明,冲突慢慢的变成了威胁世界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长期生存的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份题为《人人共享的未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必要性》的报告强调,在全世界内,冲突所引发的相关杀戮影响了世界上75%以上的野生猫科动物,之前华北豹与村民发生冲突,以及本次的老虎伤人,都是典型案例。
为了维持东北虎种群的健康和稳定,有关部门要为它们提供足够广阔的栖息地,以满足它们的生活和繁殖需求。但是,正如前述报告所指出的,冲突问题既涉及物种保护,也关乎发展和人道主义。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农民、牧民、渔民、手工业者等,都属于相对容易受一定的影响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冲突的解决之道,既不能倒退回与野生动物针锋相对的老路,也不可以忽视那些与野生动物存在交集的人群的切身利益。为此,作者觉得可从以下4个方面做系统性治理:
一是政策保障。合理划定保护区及缓冲区,明确人与动物活动的边界。制定应急机制,快速应对“虎进村”等突发事件,为受害者提供赔偿与救治。二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利用无人机、红外摄像头等实时监控东北虎行踪,并建立预警平台,向村民发布安全提示。安装防护设施,如电网围栏,或开发非致命性驱赶设备,减少动物进村的机会。其三,生态管理必须得到加强和重视。要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扩展东北虎的活动范围,避免与人类区域的接触。增强猎物种群保护,确保东北虎食物来源充足,减少它们靠近村庄觅食的风险。最后,一定要做到社区参与,积极开展村民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对野生动物的方法。推动社区参与生态保护,让村民在巡护和生态旅游中获得收益,实现共生共赢。
当下,我国东北虎保护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虎进村”事件警示我们,保护珍稀动物的同时,必须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政策、技术、生态和社区多方协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